大家做艾灸后,大部分人很少關注自己的灸痕。其實體內寒濕的大小可以通過灸痕來判斷。下面給大家總結一下。
艾灸痕
1.紫黑暗:一般表示身體有瘀血,如月經不調、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等。如果感冒嚴重,還會出現(xiàn)紫黑色和深色的痕跡。如果印痕幾天不去,往往說明病程已久,需要更多的治療。如果有大面積的黑紫痕,說明風寒引起的面積較大,要對癥治療,驅寒祛邪。
2、紫帶斑:表示寒凝血瘀。
3、呈現(xiàn)紫色斑點,深淺不一:是氣滯血瘀的癥狀。
4、淡紫青帶斑:一般以氣虛血瘀為主。如果出現(xiàn)在腎俞穴,說明腎虛;如果出現(xiàn)在脾俞穴,說明氣虛血瘀。此點常伴有壓痛。
5、鮮紅鮮艷:一般表示陰虛,氣陰兩虛,陰虛火旺也可造成這種印象。
6.鮮紅色散斑:通常在背部大面積出現(xiàn)。如果集中在某個穴位及其附近,說明該穴位所在的臟腑有疾病和邪氣。
7、灰、溫觸:多為虛寒溫邪。
8.表面有刺青,微癢:表示風邪濕。
9.水蒸氣和水滴:說明這部分有水分。
10.水泡:表示體內濕氣重。如果水皰里有血,是熱、濕、毒的反應;水汽過多揭示了氣的證候。
11.深紅色、紫黑色,或皮疹,或觸之微痛而身熱,表明熱毒證;不發(fā)燒的表示充血。
12、膚色不變,摸上去不溫不火:說明有虛。
13.頭發(fā)高高豎起:風、潮濕、寒冷都是沉重的。
如何根據灸痕預測體內寒濕的嚴重程度?
另外,人在艾灸的時候,一般會產生灸泡(這里說的灸泡不是燙傷)。艾灸泡的顏色不同,說明體內寒濕也不同。如果出現(xiàn)水泡,說明你體內濕氣重;水泡若無色,則寒濕;如果水泡呈黃色,則表明熱停滯;如果水泡是血狀的,說明你體內的濕氣和毒素很高!艾灸癢,乃風邪之征。其實艾灸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,可以幫助你祛風寒濕,提高正氣!
